2011年11月21日星期一
中文系硕士班历届毕业生学位论文目录
南京大学马来西亚韩江学院中文系硕士班
第一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陈矜帉 曹 虹 纪昀诗歌的幽默艺术
陈雪文 汪正龙 马来西亚:文化多元共存的困境和路向
陈强华 胡星亮 拒绝与逃避,漂泊与寻找——王家卫电影中的
都市空间、情感与九七问题
陈瑞燕 姚 松 郑和与马六甲关系研究
陈嵩杰 朱寿桐 独立前马来亚报章副刊对文化和文学本土化
建设的贡献
陈秀青 胡有清 论作家的习惯领域
黄碧云 汪维辉 马来西亚华文媒体中的外来词研究
刘杏珉 余 斌 马华文学与华英文学比较——独立后大马华人
认同的演变
卢荣成 徐兴无 论钱穆对孔子和《论语》的研究
邱文发 姚 松 马来西亚华人先民的家族主义研究——以马六
甲及槟城为例
王德龙 曹 虹 孔孟对中国古代士君子精神的奠定与发扬
王增文 徐兴无 华文教育与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生存
许开求 王彬彬 马华少儿文学论——如何从马华少儿文学推展
多元智慧论
余启航 徐兴无 牟宗三“道德良知的自我坎陷”对马华文化的
意义
张宝清 杨锡彭 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汉语语音声、韵、调
上的问题
张悦珍 苗怀明 佛教思想对《搜神记》的影响
第二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陈焕仪 曹 虹 曲引边声怨思长——唐代边塞诗与胡乐
陈金枝 胡有清 丰子恺散文与漫画比较研究
陈妙卿 苗怀明 浪涛尽千古英雄人物――《三国演义》悲剧论
陈振南 王彬彬 超越厄运的升华――论史铁生的文学创作
黄本财 汪正龙 马来西亚华人祭祀文化研究
刘 明 徐兴无 《诗经》、《管子·水地》与《老子》中的
“水”
骆晨薏 徐兴无 论苏轼文学中的儒道思想
彭文良 杨锡彭 “槟城广府话”的形成与语言特色
邱苑妮 王彬彬 美丽与哀愁,凝眸与诀别――论沈从文小说中
的自然象征之意蕴
孙耀宗 倪婷婷 论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中的命运观
王淑慧 汪维辉 多元智能理论在海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马
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汉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
实践与探讨
萧美芳 汪维辉 马来西亚华小识字教学研究
余竹轩 余 斌 从《诗经<邶风·静女>》传统文学的女性
典型形象论女德
郑晓沁 曹 虹 从李清照词看其心态
黄福溪 余 斌 一份重构马华文坛版图的杂志――《蕉风》14
年从创刊号到201期研究
林武灿 汪正龙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的政治文化
第三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何有明 杨锡彭 马来西亚华人姓名研究
李忠致 姚 松 马来西亚华人民间信仰研究
吴志强 汪维辉 汉字发展思维论
洪锦燕 苗怀明 红楼女性的心理世界:以林黛玉、薛宝钗和
王熙凤为核心
雷健恩 徐兴无 道义连城价,文章玉壶冰——论林连玉的文化
情结与文化斗争
廖建砜 汪正龙 后现代消费文化现象探讨
林淑琴 胡星亮 “成龙电影”的文化内涵研究
吴可刚 汪维辉 《论语》、《孟子》名词比较研究
姚月英 胡星亮 姚拓戏剧创作论
钟进贺 胡星亮 周星驰导演的电影风格
朱秋盈 杨锡彭 大马华文书面语词汇异化分析及教学对策
第四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方 琳 杨锡彭 马来西亚华语社区词研究
郑宝婷 余 斌 超越流行——论罗大佑音乐的时代意义
陈美盛 汪维辉 马来西亚华小学生常犯的错别字研究
黄丽诗 胡星亮 从孩子心理视角看社会现实——梁智强少儿影
片研究
李冰玲 杨锡彭 槟州华人语言调查研究——语言能力、语言态
度及语言使用情况
林琼兰 汪正龙 论弘一大师诗歌的美学特征
林思欣 徐兴无 宋代的女性意识与女性词人——以李清照、朱
淑真为例
莫泽明 苗怀明 从《聊斋志异》看浦松龄的价值观
王韵琴 倪婷婷 凌叔华小说创作论
游思明 张光芒 五个女人的世界——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意识
嬗递的一个线索邹杰豪 胡有清 《论〈圣经.旧约〉中先知形象的塑造》
第五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符瑜玲 胡星亮 电影重塑中国人在西方社会的形象——李小龙
电影简论
李莉莉 姚 松 大马华文报与马华文化影响研究
雷贤淇 杨锡彭 马华小学词汇语法教学研究
雷亚来 苗怀明 《济公全传》佛教思想探析
孙福盛 张光芒 雨林书写的生态伦理和生态美学——田思与东
马华文作家绿色诗派研究
魏金顺 倪婷婷 马华文学中的忧患意识
温国华 姚 松 马来西亚柔佛居銮客家人研究
文小菲 苗怀明 李渔小说中的戏剧性
萧美凤 胡星亮 论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
徐永强 徐兴无 《世说新语》与魏晋士人的生命观念游杰华 杨锡彭 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华语发展与华语规范化
第六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黄广秋 张光芒 柏杨杂文的国民性批判研究
黄荣山 苗怀明 论《金瓶梅》的佛道文化观
陈丽冰 王彬彬 李昂《迷园》之情欲描写与国族认同
陈强勤 汪维辉 计算机国际标准汉字集研究
高静宜 姚 松 “乞巧节”的文化内涵及传至日本的发展研究庄织华 倪婷婷 方北方创作论
第七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陈雯爱 胡有清 马来西亚中学语法教学研究
陈文泰 王彬彬 马华现代诗人游川研究
林可津 徐兴无 论马来西亚沙巴州华文教育的特征——以斗湖埠为中心
宋树基 苗怀明 “四大名著”在马来西亚的流传与影响
第八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第九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第一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陈矜帉 曹 虹 纪昀诗歌的幽默艺术
陈雪文 汪正龙 马来西亚:文化多元共存的困境和路向
陈强华 胡星亮 拒绝与逃避,漂泊与寻找——王家卫电影中的
都市空间、情感与九七问题
陈瑞燕 姚 松 郑和与马六甲关系研究
陈嵩杰 朱寿桐 独立前马来亚报章副刊对文化和文学本土化
建设的贡献
陈秀青 胡有清 论作家的习惯领域
黄碧云 汪维辉 马来西亚华文媒体中的外来词研究
刘杏珉 余 斌 马华文学与华英文学比较——独立后大马华人
认同的演变
卢荣成 徐兴无 论钱穆对孔子和《论语》的研究
邱文发 姚 松 马来西亚华人先民的家族主义研究——以马六
甲及槟城为例
王德龙 曹 虹 孔孟对中国古代士君子精神的奠定与发扬
王增文 徐兴无 华文教育与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生存
许开求 王彬彬 马华少儿文学论——如何从马华少儿文学推展
多元智慧论
余启航 徐兴无 牟宗三“道德良知的自我坎陷”对马华文化的
意义
张宝清 杨锡彭 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汉语语音声、韵、调
上的问题
张悦珍 苗怀明 佛教思想对《搜神记》的影响
第二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陈焕仪 曹 虹 曲引边声怨思长——唐代边塞诗与胡乐
陈金枝 胡有清 丰子恺散文与漫画比较研究
陈妙卿 苗怀明 浪涛尽千古英雄人物――《三国演义》悲剧论
陈振南 王彬彬 超越厄运的升华――论史铁生的文学创作
黄本财 汪正龙 马来西亚华人祭祀文化研究
刘 明 徐兴无 《诗经》、《管子·水地》与《老子》中的
“水”
骆晨薏 徐兴无 论苏轼文学中的儒道思想
彭文良 杨锡彭 “槟城广府话”的形成与语言特色
邱苑妮 王彬彬 美丽与哀愁,凝眸与诀别――论沈从文小说中
的自然象征之意蕴
孙耀宗 倪婷婷 论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中的命运观
王淑慧 汪维辉 多元智能理论在海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马
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汉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
实践与探讨
萧美芳 汪维辉 马来西亚华小识字教学研究
余竹轩 余 斌 从《诗经<邶风·静女>》传统文学的女性
典型形象论女德
郑晓沁 曹 虹 从李清照词看其心态
黄福溪 余 斌 一份重构马华文坛版图的杂志――《蕉风》14
年从创刊号到201期研究
林武灿 汪正龙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的政治文化
第三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何有明 杨锡彭 马来西亚华人姓名研究
李忠致 姚 松 马来西亚华人民间信仰研究
吴志强 汪维辉 汉字发展思维论
洪锦燕 苗怀明 红楼女性的心理世界:以林黛玉、薛宝钗和
王熙凤为核心
雷健恩 徐兴无 道义连城价,文章玉壶冰——论林连玉的文化
情结与文化斗争
廖建砜 汪正龙 后现代消费文化现象探讨
林淑琴 胡星亮 “成龙电影”的文化内涵研究
吴可刚 汪维辉 《论语》、《孟子》名词比较研究
姚月英 胡星亮 姚拓戏剧创作论
钟进贺 胡星亮 周星驰导演的电影风格
朱秋盈 杨锡彭 大马华文书面语词汇异化分析及教学对策
第四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方 琳 杨锡彭 马来西亚华语社区词研究
郑宝婷 余 斌 超越流行——论罗大佑音乐的时代意义
陈美盛 汪维辉 马来西亚华小学生常犯的错别字研究
黄丽诗 胡星亮 从孩子心理视角看社会现实——梁智强少儿影
片研究
李冰玲 杨锡彭 槟州华人语言调查研究——语言能力、语言态
度及语言使用情况
林琼兰 汪正龙 论弘一大师诗歌的美学特征
林思欣 徐兴无 宋代的女性意识与女性词人——以李清照、朱
淑真为例
莫泽明 苗怀明 从《聊斋志异》看浦松龄的价值观
王韵琴 倪婷婷 凌叔华小说创作论
游思明 张光芒 五个女人的世界——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意识
嬗递的一个线索邹杰豪 胡有清 《论〈圣经.旧约〉中先知形象的塑造》
第五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符瑜玲 胡星亮 电影重塑中国人在西方社会的形象——李小龙
电影简论
李莉莉 姚 松 大马华文报与马华文化影响研究
雷贤淇 杨锡彭 马华小学词汇语法教学研究
雷亚来 苗怀明 《济公全传》佛教思想探析
孙福盛 张光芒 雨林书写的生态伦理和生态美学——田思与东
马华文作家绿色诗派研究
魏金顺 倪婷婷 马华文学中的忧患意识
温国华 姚 松 马来西亚柔佛居銮客家人研究
文小菲 苗怀明 李渔小说中的戏剧性
萧美凤 胡星亮 论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
徐永强 徐兴无 《世说新语》与魏晋士人的生命观念游杰华 杨锡彭 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华语发展与华语规范化
第六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黄广秋 张光芒 柏杨杂文的国民性批判研究
黄荣山 苗怀明 论《金瓶梅》的佛道文化观
陈丽冰 王彬彬 李昂《迷园》之情欲描写与国族认同
陈强勤 汪维辉 计算机国际标准汉字集研究
高静宜 姚 松 “乞巧节”的文化内涵及传至日本的发展研究庄织华 倪婷婷 方北方创作论
第七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陈雯爱 胡有清 马来西亚中学语法教学研究
陈文泰 王彬彬 马华现代诗人游川研究
林可津 徐兴无 论马来西亚沙巴州华文教育的特征——以斗湖埠为中心
宋树基 苗怀明 “四大名著”在马来西亚的流传与影响
第八届学位论文目录
============================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顾兴光 冯 乾 《大义觉迷录》案新论:清朝前中期
(雍乾二朝)思想文化政策研究
萧佩芳 包兆会 文体学视野中的摄影文学研究
第九届学位论文目录
姓 名 导 师 论文题目
============================
陈桦榕 姚 松 大马德教会研究
林丽纯 姚 松 峇峇娘惹文化中的多国因子—以语言和生活为中心的考察
苏农腾 汪正龙 观看、相遇、陶醉——巴尔塔萨神学美学探讨
张玉萍 余 斌 马华文学的中国性——以黄锦树现象为中心
黄能世 汪正龙 论蔡天定峇迪绘画艺术的本土情怀
黎小翠 徐雁平 马汉儿童文学作品研究
李会春 余 斌 马华社会变迁的真实画卷——方北方及其作品论
林丽纯 姚 松 峇峇娘惹文化中的多国因子—以语言和生活为中心的考察
苏农腾 汪正龙 观看、相遇、陶醉——巴尔塔萨神学美学探讨
张玉萍 余 斌 马华文学的中国性——以黄锦树现象为中心
黄能世 汪正龙 论蔡天定峇迪绘画艺术的本土情怀
黎小翠 徐雁平 马汉儿童文学作品研究
李会春 余 斌 马华社会变迁的真实画卷——方北方及其作品论
☆ 所有论文可至南京大学或韩江学院图书馆查阅。 ☆
订阅:
博文 (Atom)